在汉景帝时代,晁错是汉景帝的第一宠臣,他再次上奏削藩,史称《削藩策》
今削之亦反,不削亦反。削之,其反亟,祸小;不削之,其反迟,祸大。——《削藩策》
汉景帝采用了晁错的《削藩策》,先后下诏书削夺楚、赵等诸侯国的封地。吴王刘濞担心削到后面没有地了,想要谋反,联合楚王刘戊、赵王刘遂、济南王刘辟光、淄川王刘贤等等六王以“请诛晁错,以清君侧”的名义公开反叛。
支持晁错的景帝进退失据,为了自家的江山社稷,以为杀掉晁错,七国就会退兵,结果晁错被杀后,七国叛军并未退兵,景帝最后用梁王刘武和周亚夫之力平定了七国之乱,这才削藩成功。
题外话:大功臣周亚夫被后来的武帝以谋反之罪送进了大牢,最终绝食而死。
苏轼在《晁错论》里是这样说的:
昔者晁错尽忠为汉,谋弱山东之诸侯。山东诸侯并起,以诛错为名。而天子不之察,以错为之说。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,不知错有以取之也。
意思是:晁错曾经忠心耿耿的为汉王朝服务,想要削弱山东诸侯王的力量。结果山东诸侯王们发动兵变,以诛杀晁错为借口。但是天子却不能洞察其中的阴谋,于是用杀晁错的办法取悦诸侯们。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忠君而遭遇灾祸而感到悲痛,却不知道晁错自己也有咎由自取的原因。
所谓的帝王心术,就是究极的利己,抛开人性、抛开感情,抛开恩德,一切都是为了稳固朝局,也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;一句好听的借口曰为天下,为苍生,实则仍然是为了自己的权利。
其实绝大部分自以为对或者错的事情只是利益分配的问题,晁错做了景帝实现利益再分配的炮灰,炮灰有炮灰的作用,但晁错付出的代价太大了。所以伴君如伴虎,还是做一个远离政治漩涡的人来得更幸福。
你的赤子之心有可能就是别人的筹码
你跟老板一条心,老板跟你一条心吗?晁错真心为了领导的江山,而不管自身的安危卷入了领导层的斗争,领导最终却为了平息斗争,不惜把晁错当替罪羊扔出去。
转载说明:本文转载自USDT交易平台。 欧博开户声明: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,与本平台无关。转载请注明:史上第一次清君侧的由来,看晁错经历悟职场生存(下)